根據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,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年產量超過1.5億噸,并且以每年8%-10%的速度遞增,目前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累積堆存量已達70億噸,占地約80多萬畝。全國688座城市,除縣城外,已有2/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圍之中,且有1/4的城市已沒有合適場所堆放垃圾,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垃圾包圍城市嚴重的國家之一。中國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資源損失價值在250億元至300億元人民幣。目前我國大多數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傳統的“集中混合收集-集中運輸-集中處理”的模式,這種粗放的處理方式不僅浪費了垃圾中的有用成分,而且增加了垃圾的處理量和處理難度,造成了巨大的物質、人力、土地資源的浪費。而國外城市垃圾資源化已進入綜合利用階段,其資源化利用率已在60%以上,而我國尚不到5%。我們的鄰國———日本、韓國卻早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就著手全面推行垃圾分類,并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與各級標準。所以,借鑒日本與韓國的先進經驗,能有效的為我們國家改變垃圾分類現狀提供較大幅度的幫助。
目前我國的垃圾處理多采用衛生填埋或者是簡易填埋的方式,占用上萬畝土地,并且蟲蠅亂飛,污水四溢,臭氣熏天,嚴重地污染環境。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,降低處理成本,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,具有社會、經濟、生態三方面的效益。